
1977年万毅向党中央提一请求,邓小平看后批示:他过去是有贡献的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18 点击次数:62
图丨万毅旧照
前言
纵观万毅将军的一生,他始终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!
邓小平询问万毅:造一艘战舰,一吨位要多少钱
50年代初,周总理去苏联谈判援建项目,最终和苏联签订了156项援助项目,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军事项目。
1952年,这些项目在国家计委、财委的统一安排下做了落实。万毅将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被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工作的。
当时,万毅将军先是被调到北京俄文学院,准备进行学习半年俄文之后,准备前往苏联留学,学习炮兵技术。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,就在万毅将一切准备完善后,却接到组织上的通知:暂时先不用去苏联,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当副部长!
当时万毅将军在得知这个消息后,内心虽有点遗憾,但还是听从组织上的安排。
图丨罗荣桓元帅
总政主任兼总干部部长罗荣恒元帅,亲自找万毅将军谈话:“组织上不让你去苏联学习了,政务院准备成立第二机械工业部,负责军事工业生产,军队需要派人去参加,赵尔陆同志当部长,你去当副部长,这也是为军队服务的。”
在听到了罗荣恒元帅的一番话后,万毅下定决定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,不能辜负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。就这样,没过多久,万毅就去找赵尔陆同志报到了。
当时和万毅一起被任命为副部长的,还有其他几位同志,其中万毅主要负责的是基本建设。当时二机部开始下分四个局,二局是枪炮弹药生产;四局飞机工业;六局是坦克工业;十局是通信工作。
在谈起这段的历史时,万毅将军感慨道:
这个时候,我们的军工生产已进入了自给的新阶段,即具体部署国防技术装备生产的新阶段。这在我们党和军队历史上,都是一个伟大的转折。
图丨陈云旧照
万毅将军在走马上任后,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。在某次会议结束后,国家财委主任陈云同志便找万毅进行谈工作。按照中苏两国签订的协议,苏联向中国派出不少的专家,而这次陈云叫万毅来,就是让他带着一位苏联专家去挑选具体厂址。
万毅听陈云讲述后,便点头答应了下来。不久后,万毅便带着苏联专家穆辛等一行人,前往西北的甘肃、宁夏、陕西等许多地方进行勘察。在经过数月的勘察工作后,最终成功将厂址的位置选定了。
对于这位苏联专家,万毅有着深刻的印象:“苏联专家穆辛很有点学者风度,人很沉静,不像一般的苏联专家那样锋芒必露,也挺能吃苦的。我们从甘肃前往银川去,路过白银场,再往前走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,大家只好一起住窑洞、蹲茅坑,苏联专家一点也没有抱怨。”
自从万毅成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后,他参加了从技术装备、物资生产到工业建设的整个过程的工作,积累下了大量的经验。在工作中,万毅将军向来踏实稳重,他的这种工作作风受到上下级的一致好评。
图丨徐立清
正是如此,在1953年军委总干部副部长徐立清给万毅将军打来电话,主要目的就一个:你愿不愿意回军队工作?
万毅立即回答道:“我一直是个当兵的,叫我到地方工作,实在是服从组织决定。”徐立清听后笑着说:“我就是要你这个愿意回军队工作的话。”就在徐立清给万毅通过电话不久,在某次会议结束后,万毅碰到了彭德怀元帅,对方同样询问:“你愿不愿意回军队?”
万毅答:“服从命令!”彭德怀元帅看到万毅的回答后,笑着说:“那就好!”
没过多久,万毅便接到组织上的通知,让他回总参装备计划部上班。在上班的第一天,聂荣臻元帅亲自找万毅谈话:“现如今朝鲜战争停了,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,军队也要有计划地搞现代化,其中武器装备是重中之重……”
万毅从聂荣臻元帅办公室走出来后,内心很是激动,组织上不仅信任他,而且给予重任。在通过和聂帅的这次交谈后,万毅才知道国家为了统一掌握全军装备计划,军委于5月22日第26次例会决定,在总参谋部设立兵器装备计划部,由他自己担任部长。
图丨聂荣臻晚年
而这次聂荣臻元帅特意亲自找万毅谈话,一方面是告诉万毅,当前军队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他工作的任命;另一方面则是叮嘱他,不要有压力,装备计划工作是一件新工作,允许你们大胆摸索,同时还要借鉴苏军的经验,遇到重大问题我们可以多商量,或者请示军委。
聂荣臻元帅的这番话,给万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1953年5月,总参谋部成立了一个兵器装备计划部(1958年8月改称装备计划部,简称装备部),由万毅将军担任首任部长。
装备部成立后,所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向1954年1月召开的军队高级干部会议汇报我军武器装备情况。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,基本结束了我军装备依靠缴获敌人的阶段,开始立足国内计划供应的新阶段。
图丨抗美援朝
当时全国工业刚刚开始恢复,基于战局发展的要求,以及中苏关系友好的情况,志愿军入朝作战时需要的武器装备,除去部队手中已有的、解放战争缴获的和自己生产的一些旧杂式弹药外,主要从苏联进口,特别是空军、防空部队及陆军各特种兵的装备,缴获美军的东西不多。
从1950年到1952年底,我国的军工生产基本处于修理和生产旧杂式弹药的阶段,1953年开始转入以苏联技术资料为标准的仿制阶段……
装备部在刚刚成立后,各方面工作展开较为缓慢,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苏联派来顾问后,装备部的机构建设健全了起来,由最初的4个处增加为8个处,业务干部达到94人。
1955年4月,在北京召开了全军首次装备计划工作会议,总参谋长粟裕在会议上提出:“在编制装备计划时,一定要从需要、适用、可能这三个方面出发,完全看不起旧武器是不对的……”
图丨粟裕
在通过这次会议后,各级装备部门干部,通过学习讨论,明确了职责,学到了一些基本知识,为全军的装备计划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。
在之后的工作中,万毅将军遇到一个难题,既然开展军队装备建设,那么究竟以什么为重点?是空军、海军?还是大炮、坦克,还是飞机、军舰?
不过后来军委确定了以发展空军和国土防空力量为重点,陆军以发展炮兵、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为重点,海军以发展潜艇和鱼雷快艇为重点,后来又增加了海军航空兵。
当时在世界范围内的说法为:海军建设上投入很大力量不划算,因为敌人有空中优势,海军出动不了,甚至还有导致毁灭的可能,没有空防,海军就是有优势也不行。
按照当时我国的国力和工业发展情况来看,造大型军舰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,但极小。后来万毅将军某次到国务院汇报工作时,刚好遇到了邓小平同志。
图丨邓小平
邓小平在看到万毅后,便向他询问了一个问题:“造一艘战舰,一吨位要多少钱?”万毅将军听后,便回答道:“两万元(旧币两亿元)。”邓小平听后,点了点头,在万毅聊了会工作后,便若有所思地离开了。
在之后的岁月中,万毅将军在这个部门整整工作了六年的时间,在这六年的时间里,在中央的领导同志的支持下,在万毅等部门领导的统帅下,在这短短六年的时间里,我军的武器装备从以进口苏联装备为主,慢慢转变为以国内生产供应为主。
万毅向党中央提出一请求
1960年3月,中央组织找万毅将军谈话,让他到陕西省委接受工作分配。万毅接到命令后,二话没有,于4月12日带着全家从北京到陕西省委报到。
陕西省委经过讨论后,决定让万毅将军到省建委任副主任。建委的主任是由当时的副省长杨拯民兼任的,副主任还有郭一民、张秉业等人。
万毅将军是在5月12日正式上班的,建委领导经过研究后,决定让万毅主管国防工业工厂的基本建设。这个工作的任命,很符合万毅将军之前所从事的行业,为此在分工确定下来后,万毅便带着工作人员下基层进行视察。
万毅一行人先到宝鸡市几个军工厂去,了解当年工程建设进展的情况。7月初回到西安市,万毅在市里的几个国防通信器材、炮弹制造生产的工厂,调查了解生产建设进度情况,以及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
图丨万毅中将
在将调查结果汇总后,万毅便决定在年终总结工作时,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。正当,万毅将军准备大干一场时,却突然接到新的任职命令:由省监委副主任,改任省林业厅副厅长!
在接到的这个改任通知后,万毅将军并没有发牢骚,反而立即前往林业厅报到。最开始的时候,万毅被分配管营林。因为之前万毅没有工作经验,为此厅里便给他派了两名助手协助他。
万毅将军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,都能够很快沉下心来,踏实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。万毅带着这两位助手,先后前往延安、宝鸡、西南等地视察工作。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,了解情况并准备有步骤地扩大秦岭以南大寨沟一带的原始森林。
在之后的岁月中,万毅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森林工业方面。在万毅一年的工作时间中,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要到采伐林场去进行调查研究,省里的几个主伐林场全都有万毅的足迹留下。
图丨 画像 万毅中将
万毅在工作中很谦虚低调,他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经验比较浅薄,为此便虚心向基层的同志学习,和当地的百姓进行交流。
在回想起这段往事时,万毅感慨道:
在那些林场里,我同工人们一起生活,向他们学习采伐工业的一些实际知识,像伐木、造材、清林,还有集材、检尺、外运,等等。
万毅将军除了学习这些林业生产的基本知识之外,还对全省的森林工业的前景规划作了些研究。在经过实地勘察,万毅在设计人员的具体帮助下,了解了陕西省全省林木总蓄积量,并制定了年度规划和远景规划。
在这段的日子里,万毅将军的生活还是很充实的,每天都因工作的缘故而四处奔波。
1976年1月8日,周总理在北京病逝,当这个消息传出来后,举国上下一片哀悼。当时万毅将军因为身体的缘故,正在东北治病。万毅将军在得知这个消息后,便于1月11日赶回到北京,到北京医院那个临时的灵堂里痛哭哀悼,内心一直感到非常的压抑。
图丨周总理
然而还不等万毅从周总理病逝的悲痛中走出来时,朱老总、毛主席又先后逝世,这接连的打击,让万毅内心难受到了极点。
不过人总是要往前看的,万毅将军将对毛主席、周总理、朱老总的怀念深藏心底,然后继续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。
在1977年7月,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会期间,万毅将军正式向党中央写了一份报告,并提出一个请求:希望能分配工作,最好能再回到军队工作!
报告写好了,怎么才能送到中央领导同志手中呢?这时候,万毅便找到自己的老战友,让他们将自己的这份报告交到中央领导同志手中。当时邓小平在看过万毅将军写的这封报告后,便批示道:“既无政治历史问题,就应做恰当安置,他过去是有贡献的。”
图丨张震
不久后,中央组织部派一位副部长,拿着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的原件,到总参谋装备计划部找到万毅同志住处,向他说道:“中央已经同意了你的请求,你就先好好休息下,准备等待新工作的分配。”
当万毅将军的战友在得知这个消息时,内心全都为他而高兴。
11月4日,中央军委下达命令,任命万毅将军为解放军总后勤部顾问。在接到命令的当天,万毅便去总后勤部报到,当时张震为总后勤部的代理部长,他和万毅曾在战争年代一起共过事,在看到万毅后,便笑着说:“欢迎你到总后来工作。”
张震在了解万毅身体情况后,便立即指示机关的同志为万毅安排办公室,并叮嘱道:“不要着急着上班,先把身体养好后再工作……”
1978年2月初,万毅经过治疗将身体养好后,便出院到总后勤部开始上班。
万毅的晚年岁月
万毅在总后勤部开始上班后,内心很想为党和人民做些事情,为此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,万毅都态度都十分的投入,不懂就虚心学习,想着早日从“门外汉”变成内行。
1981年2月,这时张震同志调总参工作了,洪学智同志回到总后当部长。
万毅参加了整顿物资部工作领导小组,与当时物资部的部长宗书阁同志,先后到华东、西北、西南物资局及所属单位检查工作。
在一次次的工作中,万毅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后勤工作知识和经验,受益匪浅。不过令人遗憾的是,虽然万毅有着满腔热血想要干出一番事业,但因为身体的缘故,万毅将军便离开了工作岗位。
图丨万毅中将晚年
1987年10月,万毅从总后顾问职务离休后,内心依旧关心着国家的发展。
万毅将军也是闲不下来,他在离休后便主动参加了有关党史、军史,主要是关于东北军党史的编写和研究工作中。
可以说,万毅的晚年岁月,依旧在为党和国家做贡献。后来,随着万毅将军的年龄越来越大,他愈发觉得应该为后人留下点历史资料,为此便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在经过数年的撰写,万毅将军终于将自己的亲身经历,写了出来。回忆录在出版后,受到读者们的一致好评。
1997年10月31日,万毅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,享年90岁。